清穿之萌宠福晋

夜晚
护眼
简体
繁體

第531章 不太平

雷嬷嬷很不想如实对郭络罗氏禀告,可这事也瞒不住。只要找郭嬷嬷来问一下就清楚了。

她现在其实很不想郭络罗氏与毛彤彤起冲突。就像上次在荷塘边弄得毛彤彤骨折一样。看起来好像是赢了一回,让毛彤彤吃了亏。可等八爷回来,这事情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如今八爷对郭络罗氏本就各种不满,两人的关系要是不能缓和,郭络罗氏以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难过。

可雷嬷嬷知道,郭络罗氏心里的气要是一直憋着出不来,也会出问题。

她以前还总想着能劝一劝,盼着郭络罗氏能想通透一些。可经过这么多事,她算是看明白了。郭络罗氏不仅想不明白,还越来越钻牛角尖。

踟躇了一会,雷嬷嬷还是进了屋。

“如何?可问清楚了?”郭络罗氏问道。

“奴婢问清楚了。是,是怡乐苑那边找的郭嬷嬷。”雷嬷嬷还是如实说了。

“毛氏?”郭络罗氏愣了一下,随即冷笑道:“还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手都骨折了还想着对别人施恩!她一个格格学着笼络人心,到是野心不小!”

“福晋,既然事情已经发生,索性您就干脆发个话,把这事情接过来。”雷嬷嬷道。

“怎么说?”郭络罗氏皱眉。

“就说得了毛格格的提醒,确实疏忽了张夫人那边。从明日起,直接给张夫人拨份例。既不能委屈张夫人,也不能委屈毛格格。毕竟两人一个有孕,一个有伤。贝勒爷如今不在府里,您便是这府里的主人,当然要照顾好大家。”雷嬷嬷道。

她这番话算是在教郭络罗氏如何把事情扭转过来。如果继续不闻不问,每日让郭嬷嬷给张氏送冰,那也是她这个福晋的失职了。

郭络罗氏一时没吭声,但脸色却不大好看起来。

雷嬷嬷心里着急,时不时的看两眼她的脸色,盼着她能采纳意见。

“好吧,就按嬷嬷说的做。这次便宜毛氏了。”良久,郭络罗氏才开口。

雷嬷嬷暗自松了口气,道:“还是福晋大度,不与她计较。”

郭络罗氏笑了一下,道:“她想收买人心可没这么容易!就算是等贝勒爷回来为她请封侧福晋,也别想从我手中分权!”

“福晋也可多给承德去几封信。贝勒爷不在京中,理应多了解府里的状况。”雷嬷嬷道。她其实是在想提醒郭络罗氏多与八爷联络感情。

这管家的权力会不会分走,看的可不是身份地位,而是贝勒爷的宠爱!

一旦毛格格成了侧福晋,而福晋又失宠,架空了福晋完全让侧福晋管家的事情也不是没有的!

“一提写信我就心烦!”郭络罗氏没好气的道:“我一写好几页,他到好,就回两三句话!我看,他根本就是不想理会我!”

“贝勒爷每日忙,自然回的少。福晋您多体谅。”雷嬷嬷安慰道。

“哼,我看他给毛氏的信肯定比给我的写的长!”郭络罗氏道。

“福晋,您何必和一个妾比。”雷嬷嬷劝道:“您才是贝勒爷的嫡福晋。这府里上上下下还是得您管着。不管贝勒爷回几个字,起码是回了不是?您殷勤些,保不齐贝勒爷空闲的时候也会与您多写几句的。”

“嬷嬷,我知道你是一片苦心,都是为我着想。”郭络罗氏突然神色落寞的道:“我写就是了。”

雷嬷嬷突然觉得一阵心酸,脸上还是笑着道:“福晋明白就好。”

对正院那边把给张氏送冰的事接过去,毛彤彤一点都不觉得意外。当初她答应张氏的时候就预料到了,但是没想到正院反应的这么迅速。

与她而言,正院管不管的,对她都没什么损失。不过这样一来,张氏那里用冰到更名正言顺了,反倒是件好事。

这年的夏天似乎格外热。眼瞅着七月就要过完,离八爷他们回来的日子不远了,这天还跟三伏天似的热,透着一股不正常。

此次康熙离京只带了部分皇子走,剩下的三爷几个便同留下的几个内阁大臣一起处理着每天的日常事务。有紧急的便派人送去承德让康熙定夺。有些能做主处理的就先处理了。

“三哥,听说京郊最近不怎么太平。”这天从宫里出来,七爷就拉住了三爷。

虽说三爷这几年被康熙冷落,在朝上说不上什么话。但如今留下的人当中,他毕竟为长,所以七爷还是习惯先和他说。

“怎么不太平了?七弟听到什么消息了?”三爷停下了脚步。

“我福晋的远方亲戚从河南那边过来投靠,说是那边一个月没下雨了,地里都旱得裂了口子,饿死了很多人。现在京郊附近已经有不少逃荒的流民了。”七爷道。

“不会吧?”三爷皱眉,“今日送来的奏折里没提这件事呀!”

“我也纳闷呢,怕他是想投靠,故意说的这么惨。所以我今日想拉着三哥一起去京郊看看。”七爷道。

三爷想了想,道:“那现在就去吧。这事万一是真的就麻烦了。”

“嗯。”七爷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才想着拉上三爷一起。两个人可以互相做个见证,万一遇到什么事情也可以有个照应。

两人匆匆出宫的时候,就碰到了刚给宜妃请安出来的五爷。当即就把这事和五爷也说了。五爷一听,也不敢怠慢,于是三人便一同去了京郊。

离京城越远,果然流民越多。三人看得不由心惊。河南那边出现大旱,流民都已经快到京城了,可他们却一点消息都没收到!

是河南巡抚的奏报送的太慢,还是压根就把消息瞒了下来没有上报?

要知道前年山东大灾,当地官员欺上瞒下,不仅没有好好赈灾,还官商勾结屯粮卖粮。后来康熙震怒,当地官场几乎被翻了个底朝天!从巡抚到下面的知县,大大小小的官员换了几十个!

有这个前车之鉴在,河南当地要还敢搞这一出,那可是胆大包天了!

上一章加书签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