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夺唐

夜晚
护眼
简体
繁體

第五十五章 嫡子争议

韦挺自内侍手中接过密信后脸色突变,众人都知道韦挺手中的密信的内容绝不简单,但韦挺的反应显然却比群臣原本所想的还要更加激烈。

韦挺手中拿着密信,短暂的惊愕之后,身为御史台首官,朝中巨擘,御史大夫韦挺竟突然伏身在地,对李世民拜道:“陛下息怒,此事绝非臣指示,臣对此信毫不知情,还望陛下明察。”

身为御史大夫,本当禀笔直谏,但一封自御史台发来的密信却把韦挺吓成了这般模样,这信中的内容到底是什么,也叫朝中百官越发地好奇了。

片刻后,有吏部尚书高士廉先行出列,对李世民问道:“陛下息怒,不知是何事竟至于此?”

李世民重重地“哼”了一声,对韦挺道:“这匿名信是自你们御史台发来的,便由你来说吧。”

韦挺忙再次辩解道:“此信虽是自御史台发出,但却与臣毫无关系,臣此前绝不知情。”

李世民闻言,有些不耐烦道:“朕也不曾说过这密信是你指使,只是让你转述,你起来说话便是。”

“诺。”韦挺得令,这才站起了身子。

韦挺起身后,对高士廉,也是对朝中众人道:“接御史台匿名信弹劾,太子本非长孙皇后亲出,乃贵妃所生,自古以来,罕有非皇后所出立为储君的,太子立嫡立储,实在不妥。“

韦挺说着,声音越发地有些小了,顿了顿,悻悻地抬头看了眼李世民,才又接着道:“更何况贵妃乃前隋公主,太子身上亦有前朝血脉,此番太子私开武威仓,勾结朝廷边帅,收买民心,必是意欲谋反,此信请陛下废黜东宫,重立嫡子。”

韦挺之言一出,满朝哗然,凡朝中百官弹劾李恪的,都是死抓住李恪私开武威仓之事,可这封密信倒是“别出心裁”,最先抓住的竟然是李恪的出身,李恪乃贵妃杨氏所出,非是长孙皇后亲生,李恪的嫡子身份是长孙皇后临终前给的,与李泰、李治不同。

听着韦挺的转述,朝中那些原本准备弹劾李恪的大臣已经在心里骂了开来,只差当头痛喝一声“蠢货”了。

要弹劾李恪私开武威仓便弹劾就是了,好端端地扯李恪的出身和血脉作甚,李恪生母是前隋公主不假,但李恪是大唐皇子,宗正寺明文立册的李世民亲子,开国高祖皇帝之孙,李恪姓李,而不姓杨!

因为身在大唐,李恪所以是皇子,是亲王,能被立为太子,继承国祚,若是在前隋,李恪的位置只怕连故平阳长公主之子柴令武都不如,连个国公都混不上,难不成李恪放着太子的荣华富贵不要,还能蠢到起兵反唐,复辟前隋,给人叩头不成?

还有,李恪的嫡子身份是长孙皇后临终前给的,也是长孙皇后的遗命,这封密信竟然拿此事做文章,不止是开罪了李恪,更是对长孙皇后的轻蔑,同时也惹恼了李世民,也难怪李世民看了此信后雷霆大怒了。

待韦挺说完,李世民竟罕见地突然站了起来,看着殿中的群臣,冷冷地问道:“在你们眼中,还有朕这个皇帝吗?还有恪儿这个储君吗?”

李世民虽为帝王,但却待人宽和,尤其对臣子更是优渥,但这不代表李世民没有脾气,相反地,李世民出身行伍,马上皇帝,杀伐无数,他的脾气比谁都大,只是以往能够节制罢了,但今日之事却是着实触及了李世民的底线了。

“臣等不敢!”李世民之言一出,朝中群臣纷纷俯身拜道。

李世民看着众人,气得双手微微发抖,缓缓道:“你们不敢,你们的胆子大了去了,太子身为皇子,幼年时为保全国中百姓,便为国出质,在北疆受尽苦寒,可换来的是什么?就是如此的羞辱吗?我看今日要谋反的不是太子,而是朝中的有些奸邪小人。”

李世民诸子,哪怕是整个宗室,论于国于民之功,无出李恪之右者,故而李恪不止为李世民宠爱,更为百姓爱戴,这封密信所言,可以说是对李恪,甚至对整个大唐宗室的污蔑了。

在李世民的眼中,李恪是他最懂事,最优秀,也最骄傲的爱子,岂能容得旁人如此污蔑,又岂能忍心李恪受如此委屈。

被李世民这么一顿怒喝,原本那些卯着劲,想要弹劾李恪的朝中众人顿时没了声音,但李世民看着殿中鸦雀无声的样子,自己心中的怒火却还没有消去。

李世民环视了朝中众人一圈,接着道:“国语云之:‘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太子乃我大唐国储,便是我大唐未来的国君,岂能容人亵渎,你等又如何还能在此安坐。”

李世民的话,一字一锤,敲击着朝中百官的心,毕竟朝中反对李恪的官员本就不在多数,故而对众臣还是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之用。

一时间惊慌者有之,心虚者有之,羞愧者亦有之,百官神色不一,心中感触也不尽相同。

过了会儿,看着李世民的情绪渐渐地平复了下来,长孙无忌终于适时道:“启禀陛下,臣以为此信所言包藏祸心,实在荒谬,断不可取。至于太子私开武威仓之事,其中缘由太多,亦别有内情。臣以为此事也不急于一时,还是等太子还京后再做计较。”

长孙无忌的话确实是偏向了李世民和李恪,但同时也给了关陇门阀中人一个下来的台阶。

事已至此,今日再想将此事道出个结果已不可能了,眼下此事就此打住既可叫李世民息怒,也使得关陇系的官员落得体面,也算是个折中的法子。

有长孙无忌之言,原本今日气势汹汹,想着要对李恪发难的关陇系官员顿时也都没了声音,关陇系官员谁都没有魏征那般的分量和胆气,李世民的怒火还未彻底消去,现在谁再出头无异于自寻死路,不止惹恼了李世民,同时也开罪了想息事宁人的长孙无忌,得不偿失。

李恪未至长安,东宫属官也准备地未必周全,其实今日本就是关陇门阀发难的最佳时机,今日这一波重拳若不能奏效,来日再想打伤李恪更是难上加难,但今日已然如此,关陇门阀也别无选择了,毕竟家族颜面,他们还是要顾全的。

“臣等附议。”长孙无忌之言一落,殿中众人纷纷附和道。1603461280

上一章加书签目录